【劳动创造幸福】心系云端的守护者——记“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果洛机场分公司航务部风之彩班组班组长李芸茜-环球新动态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塔台,受局地对流云发展影响,预计15时至19时期间本场将出现弱雷阵雨天气,风向偏东风为主,平均风速每秒8至10米……”
“收到,将马上通报机组。”
(资料图片)
5月6日,通过获取李芸茜所在的果洛机场分公司航务部风之彩班组对果洛气象环境经过精准研判后的数据,果洛飞往西宁的航班成功完成起飞,在气象数据的帮助下进入适宜飞行的高度,完成一个小时的飞行后,安全降落在西宁机场。
果洛机场所在海拔3787米,属于高原机场。进入五月,果洛州天气条件正式进入雷暴多发区。然而高原地形又使得雷暴天气的发展与变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突发性,对于起降于果洛机场的航班而言,精准获得气象信息是航班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
2015年,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的李芸茜,入职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一年后,被分配到新建成的果洛机场航务部气象班组工作。7年时间里她与气象地图和卫星云图为伴,心系云端之上,守护着往来与果洛之间的航班安全。正如她在荣获“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章”后,在微信朋友圈更新的内容:“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一样,把在工作中的“有为”放在了生活中的第一位。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是《老子》里面的一句话,“观复”正好把气象工作观云测天、保驾护航的工作实质给体现了出来。走进李芸茜的宿舍,摆件和生活用品在这7年时间里不止一次地更换过,唯独没变的是放在床头的气象学、飞机飞行力学等专业书籍,以及闹铃始终被定在凌晨3时的闹钟。
2020年2月10日,这天对于李芸茜而言是至今难忘的一天。从西宁起飞前往果洛的第一趟航班早晨6时50分准时起飞。而此时的李芸茜按规定已提前三小时到达岗位,每小时通报果洛天气情况,遇特殊天气情况通报则按分钟计算。“为保证头脑清醒就用凉水洗脸,气象数据直接影响着航班安全,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即便是李芸茜目不转睛地盯着卫星云图,细致地分析和研判气象变化,但面对高空随时都在变化的气象条件,总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
航班8时许进入果洛机场塔台的视野,而在准备降落时突然遭遇“风切变”,迫使航班重新拉高盘旋等待安全降落时机。对于地处高原地区的果洛雷暴、积雨云等天气是再寻常不过的了,但这对地处高原的果洛机场气象班组的工作人员来说,却带来了不少的工作压力。因为,“风切变”并非像字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它的出现会对桥梁、高层建筑、航空飞行等造成破坏。对于民航来说危险程度不亚于雷暴,10次中有9次得返航。
作为给航班提供气象服务的专业人员,理论与实践中的差距让李芸茜细思极恐。《飞行员风切变指南》《航空气象学》《飞机飞行力学》等这些专业技术类书籍,从此成为了她反复翻开的书籍。“强积累、善提炼,对高原地区气象服务有很丰富的经验和总结。”年轻的同事韩启升,谈起李芸茜是百般佩服:“能在卫星云图上不吃不喝研究一天。”“果洛四季的气象变化在她心里就是一幅云图。”
在随后的工作中,“风切变”在李芸茜眼里几乎无处遁形,及时地提供研判保障了来往于果洛间各航班的安全。而在潜心研究“风切变”性格的同时,李芸茜在高原气候环境上也有了自己的建树,先后编写了《果洛机场夏季气象要素特性分析研讨》《高高原机场气象设备运行概况分析报告》以及《风廓线雷达在机场探测风切变的应用研讨》等学术性论文,并发表在《自然科学》《写真地理》和《中国航班》等刊物上,对果洛机场短时预报的准确性奠定理论基础。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足以说明地形对天气的重要性,面对随时都在变化的天气,李芸茜倔强地否定了“人不与天斗”的老话,越是复杂的天气就越能激发她的斗志。2020年的夏季,果洛天气的“脾气”异常的大,上空经常长时间聚集着厚厚的雷雨层,这给飞机的起降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为了能给航班机组提供准确的气象参数减少延误,李芸茜开始翻阅果洛当地大量的气候文献资料,摸天气的脾气秉性,找规律研判适合于起降的窗口期,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
“每天早上十点之前,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气象资料就出来了,这是全国各个气象局把他们观测到的资料上传,然后中国气象局再汇总,这样我们就能得到全国各个地方的资料,然后绘制天气图。”韩启升告诉记者,看似每天常态化的工作,但李芸茜都是研判之后再研判,各种颜色的线条在地图上的定型,都是深思熟虑后的。“云端上的气象随时都在动,我们在地图上每一条线的标注,都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的发现,我们疏忽一下飞机就可能遭遇危险,马虎不得!”李芸茜每次研判时都会这样反复强调。
李芸茜告诉记者,所有劳动者的美都是奉献的美,而奉献是岗位职责所在,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青年一定能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