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南宁“天价停车费”,更令人担心的是什么?
“停一天要缴费上百元”“有车主停车欠费高达几万元”“连电动车、自行车都要收费”……南宁人苦“慧泊”久矣,这座城市近期也新得一名:慧泊市。
5月23日下午,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侯刚出来鞠躬致歉。侯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政府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给大家停车带来不便和影响,深感不安和自责。立即边检查边整改。”
(资料图)
发布会现场,侯刚鞠躬道歉(画面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视频号)
在采取停止运营、停业整顿、接受审计、延长免费停车时长等一系列措施后,接下来就是等待官方调查和处理结果。
看起来,舆论漩涡中的“慧泊停车费事件”进展到一个“分号”。但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看来,“这个问题升级了,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问题。”不合常理的收费能在“慧泊市”披上合法的外衣,“比停车服务本身的问题还要严重”。
合法合规?
若是想为南宁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找收费的“正当性”,是有一些支撑的。
首先,该不该由这家公司来收费?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3条规定,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施划停车泊位。
“这些停车泊位的服务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四川纵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提到,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具体找哪家社会资本来合作,按照规定,要经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来确定。
在四川联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驰看来,“如果涉事企业此前的程序完备,收费合法性应该不是争议焦点”。只不过,城叔没有检索到慧泊公司当初中标的公开信息。
其次,讨论收费的“正当性”,还要看公司的收费合不合规?
按照前述《指导意见》,停车服务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利用价格杠杆提高停车资源配置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是调节器,稳定器还应拽在政府手中。《指导意见》中要求“实行政府定价”,要“差别化收费”,还要“推进收支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从目前信息来看,慧泊公司做到了前面两项。
引发不满的,正是这套标准。计算一下,在南宁市一类区域一级道路临时停车位停车一天,将被收取102元的停车费。
102元/天,放在一线城市就一顿饭钱。但对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2万、只有上海一半的南宁而言,就“体感很贵”了。
城叔再一查,这套收费标准已经在南宁实行6年了。
2017年3月15日,上述收费标准正式生效。5年后“旧文件”到期,南宁市发改委委托三方机构对收费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现“不需要”修改。
因为,一来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二来收费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适应,也在同类城市中属中等水平,三则是发现这套标准发挥的价格杠杆作用“较好”。所以接续的“新文件”,延续了旧的收费标准。
南宁市发改委自述称,正因为“新文件”没有作出实质性修改,“经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后,按简易程序制定,主要履行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集体审议等程序”,也在相关平台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假定相关程序都正常履行,那么程序上应该没有问题,按价收费本身符合法律规定。”李驰提到。
监管失灵?
正如上面梳理的那样,公司或许拿到了特许经营权,又有价格表为依据。所以,在面对车主质疑时,慧泊公司收费员理直气壮:“我们有收费的文件,你要什么我们都有”。
看似收费收得正当、合法,马亮却点出背后更核心的问题。
“如果单纯是企业的问题,那就关停、处罚。”马亮说,“但能够按照既定的程序都走完,还能出现不合理的定价,这就不仅仅是这家企业的问题。目前已经是多个部门牵涉其中,涉及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失灵、监管缺位,这个才是最令人担心的地方。”
牵涉其中的,还有法院。
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与慧泊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当地宣传时,将其作为“抓老赖”方面的“先进做法”。在李驰看来,这项合作本应是司法改革创新的措施,但问题就出在法院对慧泊公司赋予的各种“优先”——优先受理、优先立案、优先判决、优先执行,“这种优先性,违反了人人平等的法律基本原则,明显存在中立性的缺失,不能体现公平正义”。
在这样一家企业的运营管理下,南宁全市3.3万个、近乎所有的收费停车位,逐渐偏离公共资源的公益属性。
一则招标信息显示,就在上个月,慧泊公司将停车位收费管理的劳务服务公开招标,3家中标公司业绩目标承诺分别达253万元/月、136万元/月、144万元/月。
而且城叔还发现,从去年开始,当地媒体就曝出多起慧泊公司以及南宁停车位的乱象——每到节假日,就会遇到“野马收费员”,在停车免费的日子收取停车费用。
4月,南宁市民反映,在路边停放车辆,收费单显示入场时间比实际停车时间多2个小时。
6月,网友投诉,通过微信公众号“慧泊车服务”可随意绑定他人车牌号,且获取所绑定车牌号的停车信息。
今年2月,一些路段,车主将汽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而一旁的停车位则空荡荡。
小车位,大民生,到2022年底,我国的停车位需求量达4亿个以上,而实际停车位数量仅有1.37亿。南宁面对的停车难题,大家都有。
2021年,南宁因为推行限时停车的举措,被《人民日报》关注;2023年,“慧泊市”却因为停车贵且乱,登上了热搜。
发达国家、一线城市,停车贵不是原罪。引入市场机制,“市中心的停车费可以贵到你心疼”。而且,走过既定的、有效的程序,民众都同意的价格标准,即使是“天价”,也无可厚非。
在马亮看来,经济杠杆终究是抑制了需求,促使城市停车的供求关系实现“假性的平衡”。统筹整合停车位资源,让停车位扩容,才是在汽车保有量急速增长背景下,填补停车位缺口的最有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慧泊市”停车乱象反映出来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缺陷,是南宁下一步亟需面对的必答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