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长益:贵在“自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葛长益

先说一桩事,一桩局外人感觉“莫名其妙”、知情者称作“文化雅聚”的具体事——“小见节”。

小见,是一位年轻记者的网名。我初闻“小见节”时只是付诸一笑,以为不过三五同好会个餐聊个天逗个乐而已,即便隆重些“小生日大做”,也与“节”相去甚远。没想到,事实很快证明我判断失误,转用当今流行语就是被打了脸。

且不说“小见节”今年已至第六届,节节生辉,单看进“节”嘉宾就令人吃惊不小——真用得上《兰亭集序》里的那句话: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中有资深学者,有大学教授,有著名作家,有退休官员,有实业家、大医生、老专家、名演员……其中有些人素常约见一面都不容易,岂料逢节竟然放下身段纷至沓来。来了之后又各展其长,演讲交流、赋诗写传、绘画赠书,将节庆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要知道,这里没有功利不具外力,只有善良、真诚、友爱、欢乐和文化的相互吸引。一句话,参与者都是自发前来。

自发,是一种内在动力。来自内心的力量,可以成就一切,小到朋友聚会,大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扬州,就有过因自发作为而致大成功的实践,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遥想当年,江北大地既无空港又无铁路,交通状况差。面对苏南突飞猛进,不少人望江兴叹:扬州不具备基础条件,要想发展经济,难!决策者及时对症下药,大张旗鼓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观念束缚解除了,办法就比困难多。各行各业各部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自发”之花相继结出硕果,其中全市工业调正思路,摸清门路,打通进出两条路,整体推进尤其亮眼。《扬州日报》曾在“全国单打冠军成功之路”专栏连续报出了近百份在国内占据鳌头位置的企业、项目或产品的成绩单。《人民日报》则在头版通栏头条以《三州之谜》为题,深刻剖析了发展经济的“扬州现象”,推介了扬州工业快速崛起的成就和经验。

时代在进步,今昔不可同日而语。相较于前,如今的扬州早已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然而,新的征途会遇到新的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克服新的阻碍。比如,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上,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就明确指出,“扬州要树立一流目标,不能有居中思维。”扬州处在全省中部,地理位置容易给人一种“居中”暗示;但若出现“居中思维”,则是认知的局限,精神状态的消极,带到工作中,便是不求进取,满足现状。与奋争一流格格不入,其害显而易见。窃以为,市里动员并通过大会向各方传递的,就是在启动一种“自发”的力量,希望上下同心,解除束缚,冲破阻力,踔厉前行。

今年是我市“发力奋进年”。“奋进”了没有?业绩会做出客观的标记;而“奋进”的多与少,则取决于“发力”的大与小。归根到底一个字:干!“干”字书写简单,两横一竖,但是拆开来看却是笔笔有内涵。一竖:就是要竖起标杆,树立信念。两横:一要横下一条心,摒弃居中思维,攀高创新,昂扬争先,追逐一流。二要扑下身子,说了就干,而且毫不含糊地马上干、干到底。新征程上,每一个扬州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都有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这种力量的释放,自发,是最佳状态。有了自发之力,遇事就有了主动性积极性,有了自发之力,种种不可能就会成为可能。

由年轻人创建“小见节”,想到扬州“发力奋进年”,说了一堆话,或许只是一孔之见。不过有一点我是相信的,将自发的内心之力视作源头,譬如涌泉不竭则溪流不断,百川汇集终于澎湃——其力必然大而无穷!这样的比喻,应该不会错。

关键词: